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摩根士丹利:美聯儲明年6月前可能不會宣布削減QE
此前,市場廣泛預計美聯儲會在9月份開始削減QE,但是美聯儲的最終決定讓市場出乎意料。隨后,經濟學家們很快將美聯儲削減QE的預期推遲至12月份。
耶倫被奧巴馬提名為美聯儲下一任主席,以及美國經歷了政府關門和債務上限斗爭,這些事情又使市場將美聯儲削減QE的預期推遲至了明年3月份。
現在,摩根士丹利的Matthew Hornbach認為,美聯儲可能等到2014年6月份才開始削減QE。
Hornbach最新報告顯示:
什么因素能夠支持美國債券市場至2013年底?或者說,什么因素能夠使國債收益率甚至我們的預期(2.2%-2.4%)?我們認為,市場將被迫改變之前的觀點:美聯儲有很大的可能性在2014年3月份的FOMC會議上宣布削減QE.
美聯儲有可能在2014年6月份開始削減QE。那么,邏輯是什么呢?如果市場相信美聯儲需要在削減QE前看到GDP加速上升,那么市場將關注美國經濟的數據何時才能顯示出這種跡象。如果市場認為美國2014年四季度經濟不大可能加速上漲(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認為美國2014年四季度GDP增速將低于2%),那么美國GDP增速就可能會在一季度超過2%。
如果美聯儲等到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公布在2014年4月底公布一季度的GPD數據,那么它就可能在4月29-30日的FOMC會議上宣布削減QE。如果美聯儲希望等到美國公布一季度GDP的第一次修正值(2014年5月底),那么美聯儲在6月17-18日FOMC會議前就不會宣布削減QE.
另外,大多數經濟學家此前在預測GDP的時候都假設:美國2014年不會觸發(fā)第二階段的“自動減支計劃”(sequester)。然而,如果美國國會不能夠推遲“自動減支計劃”的生效時間,那么美國2014年財政緊縮的程度將超過目前的預期。美國財政緊縮可能會使經濟遭遇“頂頭風”。因此,關注經濟增長的美聯儲可能會將削減QE的計劃推遲至一季度或二季度后,以更好的評估“自動減支計劃”給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雖然這不是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的基本假設,但是市場可能會將此計入定價。
在美國國會方面。美國政府關門顯示,即使至在美國經濟處于危險的情況下美國人都不大可能指望國會做出對經濟有利的事情。因此,美聯儲有可能在2014年6月份才開始削減QE.
——————————
明年再議?美聯儲推遲縮減QE時間表
美聯儲決策委員會周三將會結束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鑒于之前美國政府停擺以及最后一刻達成的債務上限協(xié)議,目前美國經濟依然充斥不少不確定性因素,因此外界普遍預計此次會議美聯儲將會依舊維持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規(guī)模,并且連之前市場預計的12月底開始縮減計劃的說法現在也出現了“更正”的新版本,即2014年一季度很有可能開始縮減QE3。這主要是考慮到美聯儲即將更換主席,預計決策者們可能不愿意做出任何重大政策調整。
長期以來,在制定貨幣政策時究竟是依據規(guī)則還是酌情決定的問題上一直存在學術爭論,而美聯儲的這種兩難處境正是這一爭論的縮影。一些美聯儲官員認為,如果制定一條有關何時以及如何削減債券購買規(guī)模的規(guī)則,美聯儲就會感覺輕松一些。一些政策委員希望能清晰界定何時開始削減債券購買措施(即所謂定量寬松措施),比如可能是失業(yè)率達到某一水平的時候。但其他人擔心,在美聯儲摸著石頭過河之際,硬性規(guī)定可能會限制它的選擇,或者在形勢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很難遵循。
主張依據規(guī)則的人認為,這些規(guī)則可以使央行的貨幣政策更具可預見性和可信性,也更便于市場解讀政策,從而會使經濟增長和通脹更加穩(wěn)定。反對根據規(guī)則制定貨幣政策的人稱,指望一成不變的規(guī)則在極其復雜和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發(fā)揮作用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美聯儲理事Jeremy Stein就是贊同就退出定量寬松措施制定正式規(guī)則的官員之一。他在最近的一篇講話中主張將削減債券購買規(guī)模與勞動力市場指標相掛鉤。Stein表示,美聯儲可以明確提出,失業(yè)率每下降0.1個百分點,就將每月的債券購買規(guī)模削減多少。他稱,雖然失業(yè)率并非衡量美聯儲就業(yè)市場目標的完美指標,但這樣一條規(guī)則會有助于減少投資者的不確定感和市場波動。
他說,美聯儲必須盡一切所能確保以盡可能最透明和可預見的方式完成這次艱難的轉變。不過,就連贊同制定規(guī)則的人士也承認,要擬定退出定量寬松措施的規(guī)則絕非易事。
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泰勒談及Stein的主張時稱,這是一個好主意,但非常困難。泰勒是“泰勒規(guī)則”的創(chuàng)立者,這條規(guī)則為中央銀行(行情 專區(qū))應如何根據多種經濟變量來調整短期利率提出了指導意見。泰勒稱,關于利率對經濟的影響,已經有幾十年的研究和知識積累,因而針對利率政策調整設計規(guī)則比較容易;而關于定量寬松措施的研究和了解卻遠未達到這種程度。
美聯儲本周議息 美元弱勢一時難改
美國就業(yè)指標及消費信心數據均不利,這使得市場對美聯儲暫將維持量寬政策的預期趨于強烈,故美元近期雖然未進一步大幅殺跌,但總擺脫不了疲弱走勢。預計美元這種弱勢在本周內很難改變,因本周美聯儲將召開利率會議,相關消息面多半會繼續(xù)對美元多頭不利。美元維持盤局本周低迷或延續(xù)
美元在經歷了上周二大跌后,始終弱勢盤整,未再進一步大幅殺跌,只是持續(xù)表現出“欲振乏力”態(tài)勢。截至周一19時左右,美元指數暫報79.221點,這和上周二的79.243相差無幾。
之所以美元無法振作,主要與兩方面因素相關:一為美聯儲月末利率會議即將于本周二和本周三召開,而市場預期會議將沒有“積極舉動”,且可能通過會后聲明傳達偏軟言論;二為最近美國公布的就業(yè)類、信心類經濟指標大多數偏弱。
經濟指標方面,美國商務部上周五公布的9月份美國耐用品訂單優(yōu)于預期,但同天公布的密歇根大學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創(chuàng)近一年來新低。上周四,美國勞工部公布的前周初請失業(yè)金人數不及預期;在更早的上周二,美勞工部公布的9月非農就業(yè)崗位增加數也弱于預期。
美聯儲會議方面,目前預期這次利率會議將縮減QE的投資者幾乎很少,而預期12月的會議將縮減QE額度的投資者也日益減少。很自然,在這種不利情況下,美元很難有所表現。
預計美元至少于本周四之前很難有表現,一般維持原狀機會頗大,甚至不排除小幅再往下探的可能,故操作上暫宜觀望,不如等美聯儲會議后再說。
無視利空歐元保持強勢
近期歐元區(qū)也有些利空,但歐元兌美元仍保持強勢。周一同上時間,歐元暫報1.3803美元,數日來表現強勢,但僅僅小升了20個基點。
歐元短期利空主要是上周公布的德國IFO景氣判斷指數意外疲弱,這雖然被視為歐元利空,但恰好美元消息面更差,故歐元仍相對堅挺。不過,雖然德國公債未受影響,但意大利、西班牙公債卻受到打壓,因德國數據使部分投資者對歐元區(qū)維持強勢感到些許懷疑。
本周三和本周四,德國10月就業(yè)指標及11月GFK消費信心指數將公布,屆時數據如果仍然不好,歐元未必還能抗跌。
歐元另受些潛在壓制,這就是歐元匯率高值本身令部分歐洲主管金融和進出口的官員緊張,雖然這樣的緊張暫時還沒顯著地影響到歐元走勢。目前市場主流觀點認為,假如歐元后市繼續(xù)上漲,歐洲官員們口頭干預有可能隨時出現。
未來歐元仍可能保持震蕩偏強態(tài)勢,特別是在本周前幾天,因市場料美聯儲或發(fā)表利空美元言論。就中長期來講,歐元可能沒太多上升空間,因美聯儲早晚將縮減QE,而歐元區(qū)暫無這種可能。
即使從基本面看,歐元區(qū)未必真的強到哪去,最明顯的特征是歐元區(qū)失業(yè)率仍處于金融危機后的最高點附近,而美國情況正相反,美國的失業(yè)率已經下降了兩個多百分點,這一點不容忽視。
英鎊當漲不漲可獲利了結
上周五英國公布的第三季度GDP環(huán)比增0.8%,優(yōu)于第二季度的環(huán)比增0.7%,增速是三年多來最快的,然而英鎊當天居然沒啥反應,這或暗示其上升動能已接近耗盡,未來理應回避。
英鎊未因利好數據上漲,部分原因或與近幾個月來英國公布的絕大多數數據均優(yōu)于預期相關,這有可能使得投資者對利好麻木,或者說英鎊匯率中大致已經包括了基本面改善的因素。
英鎊上周五于紐約尾市報1.6162美元,不漲反跌了0.23%。不過,本周一英鎊小有反彈,同上時間,其暫漲0.19%至1.6193美元。就最近7個交易日來看,英鎊明顯在搭建高位平臺,該局面可能很難長期維持,短期內就有可能出現稍大波動。
雖然英鎊短期內仍相對強勢,但中線技術面未必有利。從周線看,英鎊本輪漲幅已為時3個多月,最大漲幅達9.4%,而目前正面臨2009年之后密集區(qū)的壓制,該密集區(qū)大致在1.64美元一帶,壓力相當沉重。
再從月線看,英鎊于2008年底至2012年末運行的是大型三角形,而今年初一度往下突破,面前的上漲可理解成反抽趨勢線。目前該反抽也正接近該上升趨勢線,故英鎊有所承壓。由于英鎊是首次反抽該趨勢線,故技術上一般較難成功。(每日經濟新聞)